從男子漢一丁點大,跟所有的爸媽一樣,男子漢的爹娘也一直在想像+害怕"上小一"這一天的到來。
本來想得很簡單,念永和學區就好了。放學後跟大多的孩子一樣,去上安親班。但是隨著時間逼近,爸爸想要換到學校比較新、資源比較多的學區,想了想,只能往台北市考量了。媽媽其實也改變心意,不想把孩子放在永和,因為媽媽打從心裡就不希望把孩子丟到一般的安親班。因為帶過安親班,知道在那裡小孩、老師要打混並非難事。想了又想,爸媽想把男子漢放到私立學校。與其上安親班,還不如就在比較有紀律的私校待著。
下定決心之後,爸媽的目標就鎖定"靜心",除了學費相較於其他私校較為便宜外,大概就是"靜" "心"這兩個字吸引著男子漢爹娘。於是爸媽開始做功課,還想著把房子賣掉搬到文山區。但是越是開始著手規劃,越是知道事情不妙。原來聰明的台北的爸媽, 幾乎都在上幼稚園前便規劃好了孩子就學的路。想搶靜心國小的名額,要從幼兒園下手。否則就要面臨嚴格的審查。除了家長的職業背景審查,還要孩子的競賽表現,最想不到的,是還有英語的口試和筆試。
媽媽其實只知道要口試,所以在考前兩週讓男子漢臨時抱了一下佛腳。但是筆試,真的是直到考完才知道有這項。媽媽實在不敢相信,台北市真的競爭壓力這麼大...當然啦,也可以選擇一個不要競爭的路,但是媽媽就是很後悔這麼晚才知道有這麼一套升學的遊戲潛規則 ><
結果當然是沒考上 (好唄,房子也不用賣了)。
只是這個結果深深打擊著媽媽以及男子漢。媽媽覺得靜心雖然小,但是學生的氣質很不錯。男子漢看完學校的環境、設備後,直呼是天堂。
看到兒子的失望,媽媽真的很難過。男子漢真的很想念靜心,他跟爸媽說: "我可不可以重考?還是明年再來考?"直到今天早上,他都還跟媽媽說:"媽媽,我真的好想念個個小學喔"...
媽媽很後悔在過去六年沒有好好充實兒子的英文能力。不過,不管接下來要念哪間國小,媽媽決定不再重蹈覆轍,媽媽要讓兒子有選擇權、有決定權。